古建风采  古建风采
当前的位置是:首页 > 古建保护 > 古建风采

高阁寺

发布时间:2025-02-10   查看次数:108次
高阁寺

高阁寺位于文峰区马号街赵王府内(文峰南街东段南侧)。当初因为是建在砖砌的高台基上,所以被叫做高阁寺。说是寺,其实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寺庙,只是王府中的一座大殿。  

高阁寺1_看图王

赵王指的是明成祖的第三子朱高燧,他的封地就是彰  

德(今安阳)。来到彰德府后,朱高燧选中了彰德府城永和门内东一里的彰德府署,将这里改建为赵藩王府,彰德府署由此迁址重建。改建后的赵王府,规模宏大,殿宇巍峨。而府中最为高大宏伟的建筑,当属我们今天仍能看到的高阁寺。  

高阁寺建在梯形的方台基之上,通高20余米,为高台楼阁式建筑,面南背北,重檐九脊,歇山顶式,琉璃瓦顶。台基高约8米,长宽各为13米,平面为正方形,南侧中部为石质阶梯,其余全用青砖垒砌。  

石质阶梯共有32层,两侧为汉白玉扶栏,扶栏上雕有石狮,情态各异,栩栩如生。拾阶而上,阶梯皆已破损,诉说着岁月沧桑。台基上的外围也圈有汉白玉的扶栏,同样雕有石狮,而在底基上约有1米高的石浮雕装饰,每面8条龙,相互对称。  

阁楼外壁有石雕游龙25尾,个个形象逼真,俨然要将一座高阁托人仙境。其上还刻有印度梵文,尽管久经风雨侵蚀,但依然清晰可辨。阁的正面置有隔扇门,阁内进深、面阔各三间,皆为9米。明间和次间共用4根圆木通柱,直达阁顶梁下,构成一座完整的大框架,从建筑学的角度来看,这种结构异常坚实。阁内壁上的丹青书画,色彩斑斓,惟妙惟肖,堪称一绝。楼阁高10米,重檐九脊,顶覆绿琉璃瓦。檐以斗拱承托,檐挑角饰龙头、吻兽、风铃。高阁寺在安阳方言中,称“阁儿”“阁儿寺”,读音“gaoer-si”,民间久远流传,这兴许便是高阁寺名称的由来。民间相传,高阁寺曾为赵简王的“金銮殿”。依形态,它还有着“小龙亭”的美誉。  

7fc72831923b1dd44a70045d30b2bfc

高阁寺高大雄壮,朱高燧的后代康王朱厚煜曾写诗赞道:“九日登临大士台,空中楼阁倚云隈。身从十二毫光现,眼  

自三千世界开。”清代诗人夏兆丰在《相州赵藩废址》中写道:“…承运中门当内殿,体仁遵义东西面。长史以下备王官,二署外环内宫院。”  

1986年11月,高阁寺被河南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2013年5月,国务院公布高阁寺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上一篇:韩王庙
下一篇:没有了
电话
0372-3920020
二维码

扫码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