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家桥(老六庄)遗址位于殷墟西南部,距殷墟宫殿宗庙遗址约2.9千米。2022年至2024年,为配合红安帝都E区XB5-3-11-1地块项目及徐家桥村民自建楼项目建设,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。发现10余座地面式建筑。其中,一号建筑基址规模最大,保存较为完整。一号建筑基址平面呈“目”字形,南北长47、东西宽25米。道路3条,其上均有车辙痕迹。墓葬100余座,均为小型竖穴土坑墓,可分为四个墓区。随葬品以铜器为主,主要器形有觚、爵、鼎、瓿、簋、戈等。铸铜废弃物堆积坑20余座,出土陶范4000余块及铸铜相关的坩埚、铜渣和工具等。陶范可辨器形有鼎、簋、尊、罍、斝、卣、觚、爵、觯、镞等。该遗址是晚商时期一处重要的集“居、葬、产”于一体的族邑遗址,内部有较为明显的功能分区,年代为殷墟二期晚段至西周早期。它的发现为研究商代晚期族邑的构成、性质和历时性变化提供了新的资料,有助于重新审视和解读殷墟“大邑商”的布局,探讨商代晚期的社会组织结构和社会性质等问题。
一号建筑基址及L4(上为北)
遗址出土陶范